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专题

山西行政区划的形成及历史地理特征

来源:乡土中国网  作者:耿跃东  发布时间:2018-04-19   点击:

山西古称河东,河东是建都西安的王朝对山西的称谓,山西是建都北京的王朝对山西的称谓。

山西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发祥地,因此简称“晋”。晋国经过一系列战争和外交行为,“统一”了“河东”地区,控制了“上党”地区(还有晋国控制下的戎狄部落),以此为核心,向南越过黄河与楚争霸,向东翻越太行山占有河北西部,向北蚕食戎狄,渐次进至太原和忻定盆地。

8a695d0b93e6cf06a9031636719b4c7d.jpg

进入战国时期,晋国分裂为赵、韩、魏三国。三国各向周边扩张土地:魏国跨过黄河开发陕西的榆林、延安地区;赵国越过恒山山脉击败匈奴,占领阴山以南、雁门关以北地区。至此,山西行政地理全境为华夏族控制。

图片1.jpg

西汉武帝设刺史部监察郡县。山西大部分地区划为并州刺史部(刺史部是监察区,没有行政管理职能)。山西出现了省级行政区划的雏形。东汉灵帝末年,在门阀世族的推动下,推行州、郡、县三级行政体制,山西大部并内蒙阴山以南地区(大体上包括今天内蒙的乌兰察布、呼和浩特、包头、巴彦淖尔等市的阴山以南区域,乌海市、鄂尔多斯市)、陕西榆林地区为并州辖区,山西挟制草原,制驭中原的地域战略格局形成。这种战略地理在刘琨、拓跋魏时代被开发出来,终结于五代时期。

图片2.jpg

山西地理呈楔形南北分布,地势高亢,俯视三邻;北托阴山,西襟黄河,东屏太行,南阻中条;东向为幽燕屏障,西守为长安捍御,南出为中原门户。境内恒山、系舟山、太岳山、中条山将山西分割为大同盆地、忻定盆地、晋中盆地、临汾——运城盆地、上党盆地等地理单元。大体上山西可分为四个战略地理区块,分别为大同——朔州区块,忻州——晋中区块,上党区块,临汾——运城区块。大同——朔州区块为北京门户,临汾——运城区块为长安前厅,上党区块为洛阳后院。这些地理单元像一个个战略珍珠,镶嵌在三晋大地。李白说并州“雄藩巨镇,非贤莫居。”

图片3.jpg

本站编辑:樊俊
    匿名评论
  • 评论
人参与, 条评论

相关阅读

    无相关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