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散文园地

交城卦山柏树奇观

来源:原创    作者:王学富    发布时间:2018-03-29      点击:

卦山全景

卦山位于交城县城西北2.5公里处,因诸峰层峦似卦、叠岘如爻、断续开合、环列如卦而得名万卦山,故有“卦岳爻峰,黛色参天现华严”之誉。
卦山早在唐代就闻名天下,以山形卦象、古柏参天、寺宇巍峨、华严道场而为人称道。宋代书画名家米芾将它跻身于三山五岳的行列,古称其为“第一山”。
清代,世人将“黄山之松、卦山之柏、云栖之竹”誉为华夏树木奇观。卦山古柏躯干扭曲,扎根于悬崖陡壁,钻岩抱石,千姿百态,引人入胜。著名的有:柏王、龙抓柏、七星柏、虎头柏、牛头柏、夫妻柏、连理柏、文武柏等,惟妙惟肖、情趣盎然,红墙碧瓦的天宁寺掩映在翠柏丛中,是融自然风光和千年古刹为一体的华夏名山。

红墙碧瓦树丛中

卦山诸建筑群由天宁寺、卦山书院、土地庙、朱公祠、圣母庙、文昌宫、华严塔、太极塔、环翠亭、戏台、墓塔、铁钟、铁碑、石碑等组成,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历代重建寺碑遗迹均有。
沿着游览之路前行,吕梁英雄纪念馆旁边便是“文昌宫”,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 (1690年) ,属道教建筑,历来是文人墨客朝拜尊崇之地。
 

文昌

走上数百米,半道厅巍然而立于路边,上有当年“华国锋”主席亲笔提名的“山形卦象”横匾悬挂于正中央,进入卦山旅游区在此购买门票,过半道厅入口处前行不远,环翠厅坐落于沟壑之边缘,

半道厅

依山前行,苍松翠柏环绕期间,抬头望,对面山上华严宝塔赫然在目,白塔掩映在绿树丛中,美不胜收。

华严宝塔

迤逦前行,各种千奇百怪的的千年古柏映入眼帘,七星柏、虎头柏、黑白二仙柏、龙爪柏、绣球柏、千姿百态,美不胜收。沿着一百零八级台阶攀援而上,“卦山书院”牌楼巍然屹立,气势宏伟,建于清康熙四十七年(1654年)。

卦山书院

出了书院左转顺着小路转下来,有一座小小的土地庙掩映在绣球柏树下面,土地庙位于山门六十六台阶南面,面宽一间,飞檐斗拱,五脊六兽,是专为供奉一方土地主宰---土地爷而修建。此庙很少有人关注,但其所拥有的含义非同寻常,因为它就建在卦山“太极八卦图”的正中央,暗合“中央戊己土”之含义,1994年航拍图显示也得到了明确的证实,就连美国麻省的StephenHerbrt教授看了以后,也不的不佩服交城古人在没有现代测量工具的情况下,能精确的定位卦山“太极八卦图”的正中央。

中央土地庙
 

土地庙右侧有戏台一座,古朴典雅,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卦山庙会,这里都会唱几天大戏来增加节日的气氛,戏台前乃朱公寺,建于乾隆四十年(1775年)是为纪念山西布政司朱珪而建。
土地庙北面就是“天宁寺”了,“天宁寺”依山而建,最先开凿的是石佛堂石佛,创建于唐贞观元年(627年),相传有印度僧人“华严法师”在此讲经说法。贞元二年(786年),太原节度使、检校礼部尚书李说夫妇捐赠巨资,由道融禅师主持修筑天宁寺,贞元十二年(796年)华严宗在此举办了隆重的道场,使其成为华严宗名刹。 寺内有殿堂楼阁200多间,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,是卦山诸建筑群中创建最早、规模最大的寺院。
天宁寺前、中、后三处院落由低到高顺次排列。前院有千佛阁、钟鼓二楼,中院有大雄宝殿、东西配殿,后院有毗卢阁、地藏殿、三教堂、魁星阁等,拾阶而上是石佛堂、倒坐观音庵,最高处乃三十三天的太极塔。
天宁寺建筑巍峨壮观。入口处的石牌楼和66级台阶位于天宁寺中轴线南端,建于清顺治十一年(1654年),30度陡坡,突出了寺院的壮观气势。石牌楼古朴雄伟,正面镌刻“登彼岸”,背面镌刻“罗天接引”。66级台阶两侧石制柱头雕刻的32个石狮栩栩如生。

石牌楼和66台阶

 这66台阶也颇有讲究,是按“周易”八八六十四方位外加阳爻阴爻各一阶而成六十六之数。顺阶而上,便到寺院山门,山门上悬挂的横匾“第一山”,乃北宋书画名家米芾所书。

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所书“第一山”

哼哈二将

跨入山门,“哼哈二将”巍然立于俩侧,明代嘉靖四年(1525年)重建的千佛阁,面阔五间,重檐歇山顶,绿琉璃瓦剪边,三面围廊,左有钟楼右有鼓楼,下有“龙云虎风”洞穿可行而上。

千佛阁

龙云虎风洞

穿过“龙云虎风”洞上去是中院,映入眼帘的是八卦石,有玻璃罩保护,八卦石正面镌刻的周文王后天“八卦图”古朴典雅,周边镌刻的“暗八仙图”惟妙惟肖。游客投钱币于玻璃罩中的八卦石上,以求达成心愿。

八卦石

正面大雄宝殿于清代嘉庆九年(1804年)重修,保持了明代风格。殿内三尊大佛通身金妆、肃穆庄严,是释迦牟尼的三身佛像,为明永乐五年(1407年)塑造。殿前八角石檐柱,重逾数吨,通体笔直,粗犷雄伟,坐落于雕刻精美的石制青狮、银象,朝天犼之上,蔚为壮观。

大雄宝殿

八棱露明石

东西俩厢各有配殿一座,东偏殿里关老爷秉烛夜读春秋,庄严肃穆。
绕着殿前之路转到大殿背后,有一小石碑甚是奇特,正面和侧面看的效果截然不同,碑上是著名的江南才子朱彝尊撰写的《卦山题名》文题壁。(“日将暮,风雨骤作,乃留宿僧舍。晓起登峰以望,白云蓬蓬,弥涨柏谷。下视城郭,出没雾中,若方舰之浮于海”)。

文题壁石碑

拾阶而上,便来到后院的毗卢阁,重建于清康熙四十七年(1708年)。斗拱飞檐,五脊六兽,雄伟壮观,阁体明看是三层实有二层,下层四面檐柱,中层四面围栏,阁内上下层置木楼板,有木楼梯可登,为纯木式结构。殿中雕刻精细的大型佛龛之内有跌坐木雕佛像3尊,两旁有摩诃迦叶和阿难陀侍立。

毗卢阁

 西出“右吕”月亮门,有地藏殿和三教堂。

辛勤的导游再给游客讲解

地藏殿中地藏菩萨端坐正中,十殿阎君分列两旁。满墙壁画以佛教六道轮回及十八层地狱中因果报应故事为内容。

地藏殿

三教堂重建于清代康熙五十二年(1713年),为二层阁楼,面阔三间,布瓦歇山顶,佛、道、儒三教主端坐殿中,三教合一此种布局在中原地区较为少见。

三教堂

东出“左汾”月亮门,是魁星阁,众多游客望子成龙,经常到这里来烧香还愿,以期盼儿孙金榜高中,飞黄腾达。

魁星阁

拾阶而上

沿400余级石阶攀爬而上便到了石佛堂。石佛堂是天宁寺最早的建筑,为唐贞观元年(公元627年)所建,相传华严宗初祖“法顺”曾在此讲经说法。

石佛堂

石佛堂内外两进院落,里院正殿为“宝灯王佛殿”,殿中有高达5米的唐代圆雕石佛,为我国唐代石雕精品。左右山墙之诸天壁画,技法娴熟,线条流畅,堪称壁画之精品。
 

宝灯王佛殿

院中千年古柏上建有倒座观音龛一座,坐南朝北,歇山顶,九脊十兽,制作精巧,是一座精巧的古建模型。

千年古柏上的倒座观音龛

在此树下倚栏而立,习习轻风拂过,随风飘来翠柏野花之清香,令人心旷神怡、宠辱皆忘。

倚栏而立

相传:天宁寺有一帮小和尚给寺里割草饲牛,有一个小和尚很特别,每天晚去早回,但其所割之草又多又好,众人皆奇之,监寺僧也觉得很不寻常,暗暗地跟着小和尚,看看他到底有何与众不同的本事,一连观察了数日,也没发现什么特别之处,他每天在同一个地方割草,天天如此。但令人不解的是小和尚割草之处,每天都会长出同样多的草,不多也不少,着实令人称奇。
于是监寺僧叫人挖开看看有什么宝贝,可挖来挖去也没发现什么东西,只找到一个破瓦罐。扫兴之余就把那个破瓦罐带回寺里当作喂狗之器,却惊奇地发现,瓦罐所盛狗食食之不尽,许多狗一起争食,从来不见所盛之狗食有所减少。方丈用之盛金银珠宝,也是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,这才明白此瓦罐乃是稀世之宝“聚宝盆”。寺里方丈怕有歹人觊觎此宝,落入尘世贻害人间,同时也给寺里带来莫大的灾难。遂带着“聚宝盆”入山寻找藏宝之所,只见满山松柏郁郁葱葱,没有什么可以藏宝之处,只好把“聚宝盆”埋在一棵柏树之下。此树躯干扭曲,与众树不同,极好辨认。     
天宁寺有“聚宝盆”的消息不胫而走,官府得知此事,带领兵丁赶到“天宁寺”,逼迫寺僧说出藏宝之地。在官兵的威逼之下,方丈只得说出实情,带领官兵去寻找藏宝的那棵扭曲的柏树。进山一看、众皆大惊,满山的柏树皆躯干扭曲、万株皆同,根本无法辨认,官府无奈之下只得作罢。
从此,漫山遍野扭曲的翠柏便成为“华夏一绝”,也是天下树木奇观,卦山“聚宝盆”的传说也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,成为千古不朽的传奇故事。
卦山神奇柏树千奇百怪,形态各异。

卦山柏树

柏王:形似无皮槁木而未枯,顶端有枝尺余,茂叶犹生。主干秃兀,出地面即水平逆时针旋转扭纹赫然,一扭到顶,形似钢鞭,昂然挺立。

卦山柏王

七星柏:主杆分5枝,好似举手迎客,因主干上有7个孔洞,故称"七星柏"。历经千余年而依然如故。
 

七星柏 

龙爪柏:主干距地面2米处,裸露着五条主根如巨龙之爪,牢牢地攀扶在地上。相传“则天武皇”之父曾在此树下小憨,而得龙爪柏之名,在此树根处磨靠可医治腰腿疼等疾病,甚是奇特。

龙爪柏

虎头柏:树干上有一个瘤球,形似虎头,苍古遒劲,神灵活现,俯瞰来往游客与路旁,故名虎头柏。

虎头柏

夫妻柏:酷似恩爱夫妻,勾肩搭背,形影不离,从夫妻柏中间向北观望,有一小厅掩在柏树之中,乃“柏交厅”也。

柏交厅

卦山奇柏数不胜数,就不一一说个不停了,欢迎友友来山西交城卦山了解历史人文景观

本站编辑:王学富
    匿名评论
  • 评论
人参与, 条评论

相关阅读

    无相关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