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印象纪实

即将逝去的记忆—偏关长城

来源:乡土中国网    作者:文/耿跃东 图/偏关县新闻办提供    发布时间:2018-07-23      点击:

/耿跃东 图/偏关县新闻办提供

 

中国的长城状貌主要形成于秦、汉、明三代。秦长城位于阴山之巅;汉长城位于阴山之北,明长城位于晋蒙交界。偏关长城主要形成于明代,是明代最为复杂的长城体系之一。

 

丫角山内外长城交汇处。靖难之役后,明永乐帝从土默特川、河套地区撤军,偏关遂成边地。英宗正统年末,太监王振克扣蒙古人马价,挑起了“开关之战”。50万明军在土木堡全军覆没,明王朝陷入了空前的军事危机。此后,在蒙古人“开关之战”的进攻中,偏关长城愈修愈多。从十五世纪四十年代至十六世纪四十年代的100年时间里,偏关及迤近地区共修筑了五道长城防线。分别是:

 

大边长城:在偏关北120里处,东起大同镇平鲁卫崖头界墩,西抵黄河,长290里。  

 

二边长城:在偏关北60里处:

 

其一:东起大同镇平鲁卫百草坪边迤西过老营好汉山、鸿门口至草垛山边;

 

其二:东起老营丫角墩,西抵黄河老牛湾,南折沿黄河岸抵河曲石梯隘口。

 

三边长城:在偏关以北30里处,东起老营石庙儿,西抵白道坡石梯墩。

 

四边长城:在偏关以南2里处,东起长林鹰窝山,西抵偏关校军场。

 

内边长城:北起老营丫角墩,迤南过利民堡,过阳方口,东达雁门关。

南堡子内长城。长城像一条绳索,在明王朝的脖颈上愈勒愈紧:对外,军队疲于奔命;对内,横征暴敛激起民变。最终,这条绳索把崇祯皇帝吊死在了北京的皇宫中。有道是:山为黛色墙为垄,长城两边芥花香;欲使土墙捍劲旅,不思人心是金汤。

寺沟长城。长城与黄河并行九曲黄河是一家,虚筑土围为那般?为挡牧羊啃腐秆,不让农人获河虾。

本站编辑:樊俊
    匿名评论
  • 评论
人参与, 条评论

相关阅读

    无相关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