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 —李俊明在市委四届一次全会上的讲话
(2016年9月30日)
中共忻州市委书记 李俊明
刚刚闭幕的市第四次党代会,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市委、市纪委。市委一次全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市委常委和书记、副书记,通过了市纪委一次全会的选举结果。在此,我代表新当选的市委常委,对同志们的信任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!
面对新的历史阶段和任务,我市“十三五”全面脱贫、全面小康的重担就落在了我们的肩上。肩负重任、不辱使命,与全市干部群众一起向贫困宣战、向小康迈进,我们面临着光荣艰巨的任务。担当重任、奋发进取,需要我们有高度的政治自觉、过硬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工作方法。借此机会,我代表新一届市委领导班子,讲三点意见,与同志们共勉。
一、围绕目标,狠抓落实
这次党代会坚持“五位一体”总体布局、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和新发展理念,贯彻省委“一个指引、两手硬”重大思路和要求,确立了全面脱贫、全面小康目标,明确了发展的指导思想,完善了“1661”发展战略,对全市创新发展、协调发展、绿色发展、开放发展、共享发展、安全发展和全面从严治党进行了全面部署。现在,蓝图已经绘就,目标、任务、路径、措施都已经明确,关键是狠抓落实。
要牢记责任抓落实。一张选票,就是一份信任,就是一份责任。这个责任是党组织的重托,是人民群众的期盼。对这份责任的认识、理解、把握和落实,体现的是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,体现的是政治觉悟和党性要求,体现的是宗旨意识和执政理念,体现的是民生情怀和历史担当。对这份责任,我们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疏忽、一时一霎的懈怠,必须视事业为己任,视责任为生命,把忠诚于党、忠诚于人民的奉献落在工作岗位、落在忻州大地。
要突破瓶颈抓落实。突破路、水、绿、教、旅瓶颈:一是修路促开放。破解交通之“困”,构建忻州“十字型”高铁枢纽,以交通优势彰显区位优势,激活资源优势,促进产业优势,最终转化为富民优势和发展优势。二是治水促发展。解决水远、水脏、水漏、水困等问题,做好“水”文章,突破水瓶颈,强化水支撑。三是增绿创环境。改变生态脆弱,特别是改变沿黄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的环境,坚持主体功能区发展布局,绿色打底,绿色调产,绿色富民,在一个战场打好脱贫攻坚、生态建设两场战役,让绿色成为我们忻州的一张新名片。四是重教强根本。以改革、规范、发展为主线,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,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,斩断贫困代际传递。五是兴旅强动能。以战略产业、国际视野、全域理念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,切实把旅游业打造成绿色、生态、健康、环保、可持续的富民产业。
要改进领导抓落实。骆惠宁书记在省委第219次常委会议和市级经济发展推进会上明确要求,各级党委必须充分发挥总揽全局、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,提高党委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、本领和水平。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委对经济工作的领导,要把好方向,确保中央、省委经济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在我市得到全面贯彻落实。要定好战略,完善思路,提出建议,指导5年规划、2年计划、当年行动方案的制定和完善,明确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、重点措施。要搞好协调,进一步完善年度经济工作会、市委常委会议每季度研究经济工作、专题研究重大经济问题、统筹推进重大经济工作部署等机制,全力支持政府工作,加强与人大、政协的沟通,形成发展合力,及时研究解决我市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。要树好典型,密切关注经济运行,把握规律性,总结好典型,解决倾向性问题,搞好示范引导。要做好保障,抓好班子、带好队伍,培养懂经济、重创新、能吃苦的干部队伍,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。要抓好督查,坚持脱贫攻坚、发展经济、环境保护、生态建设、安全生产、信访稳定、深化改革、党风廉政等重要工作党政同责,坚持分类考核,强化督查问责,确保工作落实到位,确保成效人民满意。